首页
东方博雅社
学术研究
艺术鉴赏
当代画家
艺术展览
绘画长廊
中国书法
艺术图书
关于我们
English
读况达绘画
  章祖安
  张君况达大型山水画集成,索序于我。观其所图玄秘深邃;又读其1994年所作《艺术创作随想录》中有“宇宙有灵”、“人即木石”等语,遂觉得此序非一般的捧场文章所能了结,乃决定将其置于人们对山川观念演进的历史发展中予以考察,道出我的感受。至于我的感受是否符合张君本意,不能计也。
  古代山水画家宗炳一生游览过无数名山大川,洋溢着生命对大自然的热爱,自称:“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老年则终日沉醉于山水画中“卧以游之”,并对人言道:“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主体完全融入客体,对自然美的感悟达到了最高境界。
  然而,名山大川并不是一开始就作为审美对象纳入我们的眼界的。
  “高山仰止”,巍巍高山对人有一种神秘的威慑力量。《易经》中不时出现的“利涉大川”、“不利涉大川”,描绘出古人面对大川时诚恐诚惶的心理。山洪爆发,江河泛滥,《虞书·尧典》所描写:“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显示了大自然所拥有的破坏与毁灭一切的力量,使人惊恐万状。故而,人类文明初创期,山川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人们对山川的敬畏,带有原始宗教色彩。

  上古时,山川和天一样同为人类祭祀的对象,其专称曰“望”。《虞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因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这里是说,舜在接受尧的禅位之时,举行祭天大典与山川之祀。文中“上帝”、 “六宗”、 “山川”,均为祭祀对象,而“类”、“禋”、“望”则是相应的祭名。《舜典》又云:“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泰山),柴,望秩于山川。”“柴”,即积柴加薪其上以燔之;而“望秩”,即按山川的尊卑次秩望祭之。所引《舜典》,前者举行于天子祭天之后,后者举行于天子巡狩之时。国家遇到灾难也要举行“望”祀,祈求免去遭遇到的祸
 
害。“望秩于山川”这一活动,即是人们还没有从原始宗教观念下解放  
山机系列之二
出来,向被“神化”了的高山大川顶礼膜拜的体现。
  大自然对人一方面是那样的神秘莫测,令人畏惧;一方面又具有莫大的吸引力量。因为它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着取之不竭的物质基础。《国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这就决定了人们在把高山大川当作至高无上的威力来迷信崇拜的同时,又竭力想从它的怀抱中获取赖以生存的物质,实际上已有着功用的考虑。人们改造山川的每一个胜利,都促使着人对物质生活需求的发展,并逐步确立起山川“致用”的观念。
   人们对高山大川的认识逐渐加深,自然界的高山大川同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联系变得更加广阔,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了多方面的意义。人们用“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诗经·小雅·节南山》)形容盛德君子之威严,用“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诗经·大雅·常武》)形容军旅的浩浩荡荡。自然界的山山水水,被赋予人的特征,这就是后儒所谓的“比德”说。
  
“致用”与“比德”,都表明人们对山川观念上的演进。
  正是凭着“致用”、“比德”这些中介,人们就得以把山川同美连在了一起。应当指出,在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史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还没有把事物的审美属性与实用属性区别开来,关于美的概念与关于善的概念,也往往混在一起,善为美,美也被视为一种善。特别是“比德”说,即用山川的自然特性来比喻人的美好德性,以名山大川作为人们美德的象征,使人们更乐于游山观水,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最为著名而有代表性。以精神功利为目的的“比德”说,使人们对山川自然美的欣赏上富于人情味。这种着重从对象所体现的人的精神意义来欣赏名山大川的观念,应该说是古代关于自然美观念的重大演进,最终使人们观赏山川的活动,开始具有了独立的审美意义。孟子所说的“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便是从形式上即真正的审美意义上把握山川之美的表现。
  人们把山川美作为形式美来欣赏,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一、对于山川的功用考虑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不能再居于主导地位;二、具备了从形式上独立观赏自然美的能力。若以具备上述条件而论,即对独立的自然美的真正发现,据专家考证,中国人比西方人要早出一千多年。
    我不厌其烦地述说古人对山川观念的演进目的是为了说明:张君的艺术追求完成了一个循环:即从审美又回到敬畏;从远古人类对山川的顶礼膜拜,到一个现代人对“人定胜天”观念的根本动摇。他甚至比宗炳更迅捷地直入如来境。
  我开始接触况达的画作,感到他正如宗白华所形容的“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从他的画作中,我以为他的情之独钟在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仁者”一类。他喜言“山魂水魄”,制印以自勉。但我觉得山魂已成,而水魄则稍欠。我还感觉到他的“山”甚至已扩充而至整个大地。我只有着重谈他的山,才能道出我最真切的感受。峄山是他的艺术摇篮,它那浑圆的巨石直接远古,由这样的巨石星罗棋布造就的峄山,只能是天工所为,这造成了峄山的巨大魔力。峄山使他真的钟情了。他亲近它、描绘它,开始是一厢情愿。以他的深情,渐渐地,渐渐地,
天象系列之五
他完全地融了进去。这,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发现,他是逐渐地使山川感动的,最后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峄山终于为他敞开了胸怀。他先是看到地底透出的灵光,这一突破使他惊喜。不过他喜悦的时间似乎不长,因为他进而看到了地下燃烧的熊熊烈火和汹涌沸腾的岩浆,揭示着深层的恐怖。这是现代人的气质——矛盾感与焦灼感的流露。好不容易与山川融为一体的自足的况达,又因此而变得躁动困惑与不安。地下无声的惊雷震惊着他。熊熊的地火熬炼着他。他,他的艺术往何处去?
  什么都是不断循环: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人无知来,无知而去。后一个无知并非指肉体消灭的无知状态,而是指孔子晚岁所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以及苏格拉底晚岁所云他最后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东西伟大哲人在这一点上如出一辙,足以使我等半文化人猛省。
  况达完成了一个循环。此后他前行何处?始终保持着一种矛盾感焦灼感,一种现代的更深层的恐怖?抑是不只是化作木石,而是化为气,化作熊熊燃烧汹涌着的岩浆的一部分,渐渐地、渐渐地寂然而至于“无”?究竟何者为“正果”?亦即何者为他自称的“彼岸”?我在此不敢妄作臆测,这囿于我的能力,即我无法测得一位真正的具有现代意识而又遥接远古情怀的艺术家的最终归宿。我唯一深信的是:他不会重复自己。

一九九六年四月于中国美院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69号峻峰华亭D座217   
邮 编:100029
电 话:8610-58773897        传 真:8610-58773946
网 址:www.galleryofchina.cn    邮 箱:goc@galleryofchina.cn
中国大画廊版权所有2006
              京ICP备06046491号